新华社报道《高温“烤”验下 浙能集团如何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

   作者: 新华社       日期: 2025-09-11   





9月8日,新华社报道《高温“烤”验下  浙能集团如何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全文如下:



高温“烤”验下

浙能集团如何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


滚滚热浪翻涌,迎峰大“烤”攻坚。入夏以来,浙江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眼下虽已“出伏”,但高温持续“待机”,高温考验之下,浙能集团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多措并举保障电、煤、气供应,保社会用能,护万家清凉。


据统计,8月20日,浙能集团日发电量7.8亿千瓦时,今年六创历史新高。6月15日至8月24日,进入迎峰度夏用能高峰期以来,浙能集团已发电463.9亿千瓦时、供气24.9亿方、供煤1453.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89%、6.33%、3.57%。


电力稳发保民生 数智赋能强韧性


持续高温天气影响下,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运行的78台发电机组“应发尽发、稳发满发”。从集控室专注的监控屏幕前,到锅炉平台弥漫的热浪中;从深夜灯火通明的储煤场,到争分夺秒的消缺现场,一线职工在高温与负荷的“双高”下,书写迎峰度夏硬核“答卷”。


在浙江浙能乐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三期集控室内,操作员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在数据与曲线之间,探寻电的“旋律”。汽泵运行参数、主机轴承振动、锅炉壁温……一项项指标成了他们快速响应调峰指令的精准标尺,以度电必争的灵活与韧性,积极应对负荷变化。


电源保障稳定出力,项目建设也同步跟上。今年以来,浙能嘉兴电厂四期工程扩建项目9号机组、浙能镇海天然气发电燃机搬迁改造项目4号机组、浙能滨海热电四期扩建工程9号机组等多个发电项目按期投产,有力支撑了浙江经济大省的能源增长需求。


与此同时,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省能源“绿保稳”工程与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浙能台二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也已顺利完成3号机组发电机转子穿装,该项目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将为浙江省电力供应保障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在电力保供最前沿,科技成为关键支撑。迎峰度夏期间,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四家海上风电站,在7月总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浙江新能所属的光伏电站,在高温天气巧用无人机开展“热斑巡检”,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精准定位隐患组件,提升巡检效率的同时规避职工中暑风险。


全链发力保电煤 长效护航稳供应


当前,火电仍是迎峰度夏的压舱石,迎峰度夏电力能否安全稳定供应,电煤是关键一环。浙能集团提前布局稳固电煤粮仓、多元协同畅通能源动脉、精准施策提升电煤品质,全力打好电煤保供攻坚战。


为高效保障煤炭能源供应,浙江浙能燃料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长协供应商合作,拓宽和丰富采购渠道与模式,确保高热值电煤供应,迎峰度夏以来供煤热值提升至5248大卡。通过深化实施“一厂一策一监控”,浙能燃料实现对重点电厂的差异化供能保障。同时,依托供应链数智化管理平台,建立全链条供需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关键保供信息在线共享,确保时刻保持“实战”状态。


7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煤炭供应持续偏紧,浙能集团旗下多家省内火电厂面临“燃煤之急”。为确保电煤运输“不断档”,浙能燃料多方协同,做好“资源-场地-船舶-用户”全流程煤质管控紧密衔接。


此外,浙江浙能富兴燃料有限公司持续做好优质煤炭资源采购和煤质合理分配工作,主动对接海关优化流程,对符合要求的保供煤炭优先查验、快速检测、及时通关,8月份全口径进口煤月度通关放行量创下历史新高。宁波海运密切关注运量需求,建立多位一体运力保障机制,为电厂提供应急运力支持,6月份以来累计完成系统内电煤运输近200艘次,运输电煤超1000万吨。浙能港口通过视频连线、现场巡检等方式动态掌握设备状态与出运能力,优化靠离泊计划,确保按时按质装货,8月14日浙能港口单日煤炭吞吐量达到18.4万吨,创下新纪录。


三维联动提效能 硬核担当保供气


迎峰度夏期间,城市燃气和发电用气形成双重叠加需求,天然气保供压力攀升至阶段性峰值。作为浙江省天然气供应的“主力军”, 浙江能源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构建并落地“资源统筹+设施保障+精准服务”三维保供体系,织密从气源源头到终端用户的全链条支撑网络。


据统计,今年迎峰度夏以来,浙能天然气集团的天然气供应量占全省同期总量超六成,为民生与产业用气需求筑起“安全屏障”。今年8月,浙江省统调燃气电厂发电日高峰用气超3500万方,浙能天然气集团供应发电用气占比同样超六成,有力支撑起浙江省燃气机组顶峰发力。


为提前做好资源筹措,浙江浙能天然气贸易有限公司主动对接国内外能源企业,提前布局资源筹措:通过采购“管网通”调峰产品、优化船期安排、精益日常调度等手段,构建更灵活多元的资源储用体系,实现资源的淡储旺用。同时,积极拓展跨省输送通道,推动LNG、管道气等多类气源入浙,高效填补省内用气缺口;旗下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新疆入浙煤制天然气,在高温红色预警频发、用气需求单日突破历史峰值的关键节点,始终保持日均稳定供应。


作为浙南地区能源保障的核心枢纽,浙江浙能温州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接收站以精细化管理匹配保供需求,通过优化装卸船作业流程和压缩气源接卸周期来提升码头周转效率,同时升级气化装置运行管控、实时监测设备工况,以最大化释放供气潜能。


迎峰度夏期间,浙江浙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城市燃气运营商,针对高温天居民生活与工商业运营的用气需求,对城市燃气管网关键节点开展24小时监控与远程调控,确保用气“不断档”,以精准服务直抵城市能源保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