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峰度夏进行时 | 浙江越华:在“热辣滚烫”中筑牢电煤保供第一关
编者按:“迎峰”时刻,时刻冲锋。当酷暑热浪席卷而来,浙能人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战高温斗酷暑、保供能优服务,保障居民清凉用电,支撑企业生产用能,以 “满格状态” 做好高质量能源保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
7月的之江大地连续高温炙烤,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浙江越华能源检测有限公司的一线检测人员与高温赛跑、与电峰较劲,以“不让步”的坚守严把电煤保供第一关,为集团系统安全用煤、为千万家庭夏日用电写下最扎实的注脚。
高温“烤”验,采制坚守筑起防线
“老童,火车卸煤即将开始,前往现场巡查机采情况,准备开始采样。”“收到,马上赶往现场。”
7月的煤场,烈日如炬。浙能兰电专用铁路上的电煤列车被晒得滚烫,宛如一排排“巨型暖气”。浙江越华驻厂采制班员工童正鑫接到通知后立刻穿戴好工作帽和防护手套,奔向热浪翻滚的作业现场。
首节车厢缓缓驶入翻车机,机械臂“嗡”地一声启动,钳住车厢两端翻转180度,煤块瞬间倾泻进卸煤地沟,撞击声震耳。“现在火车煤都能用机器采样了,效率比以前人工爬车厢高多了。”机采房里,童师傅从上至下逐级对机采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汗水顺着他的安全帽系带往下滴,透过防尘口罩的每一次呼吸都异常沉重。
浙江越华长电驻厂员工皮带巡检查看煤质情况。 方祺森 摄
在浙江越华的采制班组里,部分班组承担了高强度的人工垛采任务,这些工作往往得在正午高温前抢时间完成。像一座座黑色小山的煤堆,脚踩上去能感受到灼人的热气往上冒。“堆场煤堆放时间长,不同位置煤质可能有差异,必须按标准均匀布点采集足够的子样数才能保证代表性。”检测人员的身影在煤堆间穿梭,手里的样品桶始终沉甸甸的——里面装着的,是高温下不打折的担当。
人工采样后光是煤样袋也要来回搬运好几轮。 叶其彬 提供
闷热“鏖”战,制样化验毫厘必争
制样间就像密不透风的蒸笼,几十平米的工作区内,联合制样机轰鸣不断,上午刚采取的50多袋样品正分批输送到联合制样机顶部,超过一吨的原煤样要经过破碎、混合、筛分等流程变成小小的一包样品进行分析化验。
采制人员对煤样进行破碎。 叶其彬 摄
“别看这批次制备好的全水分样品才3千克,分析样品才100克,这可代表了我们这船五万多吨的煤炭了。单从采样到制样,就花了整整3个钟头。”浙江越华驻镇海港班长叶其彬一边换着工作服一边说道。煤炭采样制样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每一步都得按规程来,半点马虎不得。他换下的工作服上,早已印满了一道道白色的盐花。
福建莆田港驻点检测员工正在制备煤样。 覃光和 摄
夜深了,浙江越华煤炭检测中心仍灯火通明,检测人员正与时间赛跑。近千度的马弗炉旁,热浪裹着红光扑面而来,化验员张晓丹正进行煤炭样品的灰分测定。“推灰的过程必须要慢,让煤样慢慢进入马弗炉,快了煤样爆燃就得全部重新来。”她眯着眼睛认真地观察煤样从黑色慢慢变成红色,手中的托盘稳稳地向前推进。
连日来,浙江越华南北3个煤炭检测室日均要完成近百个样品的化验出报,员工们已经开启了“连轴转”模式。准确及时提供数据直接关系着煤质管控安全与结算工作,容不得半点偏差。
联动“织”网,分级管控守全链条
迎峰度夏期间煤炭需求激增、调运频繁,给煤炭质量监督带来了严峻考验。对此,浙江越华秦皇岛分公司与浙能富兴成立工作专班,实施迎峰度夏分级管控方案要求,以全链条联动筑牢质量防线。
现场监管力度全面升级!秦皇岛分公司将分级管控细化到每一个环节——北方港口的垛位旁,检测人员手持测温仪逐堆排查、精准记录每处温度,烈日下的身影与滚烫的煤堆相映;装卸码头机械轰鸣,调度员正对照单据核对卸车位置,从煤炭入港时的清垛检查到装船外运的位置校准,从采样记录到数据反馈,每个环节都严抠细节、不留死角。
北方港口生产人员清理煤垛中杂质。 徐寨丰 摄
浙江越华通过增加垛位测温点,持续强化专场重点煤炭及平仓船煤炭场地巡视力度,坚决杜绝火煤及杂质混装入船。同时针对煤炭装卸、存储、转运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明确流程、细化措施,每项要求都具体到岗、责任到人,实现对北方港煤炭全流程“统筹兼顾、精准管控”。
截至7月25日,浙江越华全口径电煤检测量超1250万吨。高温在持续,浙江越华电煤保供“战役”未停歇。越华人将用每一次严谨的操作、每一份精准的数据践行迎峰度夏“不让步”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