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理念浙能实践 | 引领能源科技创新 点燃绿色“新引擎”

   作者: 魏晓以       日期: 2025-08-19   

编者按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多年来,浙能集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让绿色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集团党群工作部策划推出“‘两山’理念浙能实践”专栏,生动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浙能实践。


引领能源科技创新 点燃绿色“新引擎”


当碳元素在实验室中拥抱新生

当电荷在晶格间奔涌超越

当云端算力让百万节点汇成保供交响

一场静默的能源体系绿色变革正在酝酿


从源头加速

在“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绿色不只是加分项

更是时代的必答题

前沿技术突破

不仅诠释了“向新而变”的浙能实践

更在实验室与产业一线之间

架起一座“向绿而行”的桥梁


亚运圣火照亮“大莲花”上方的夜空

主火炬塔内跃动的橙色焰火

暗藏碳循环的奇迹

那些温室气体

经白马湖实验室绿色甲醇技术

蜕变为“零碳零排放”的绿色燃料

从实验室到火炬塔的关键一步

让“绿色亚运”的承诺在钱塘晚风中回响

绿色甲醇技术助力完成“绿色亚运”零碳轮回。 白马湖实验室 提供

在方寸实验台到万吨产线的跨越里

新质生产力赋予二氧化碳新生

浙能兰电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中

它被封存于砖块提升建材性能

也被制成干冰护送食品药品冷链运输

形成100%资源化的循环链

一座电厂的呼吸

与1.5万亩森林的固碳脉搏同频

在浙能兰溪二氧化碳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捕集区,CCUS技术有更多应用。 浙能兰电、浙能数科 提供

在比硬币更小的晶格空间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蕴藏巨大发展潜力

通过创新材料研发和结构设计

白马湖实验室扫除电荷传输的障碍

从0.1cm²到1cm²

“浙能效率”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

方寸之微的光电引擎

将延展至光伏电站之外的广阔天地

白马湖实验室钙钛矿电池刷新光电转化绿色纪录。 白马湖实验室 提供

盛夏的热浪席卷之江大地

智慧能源系统用算法撬动减排杠杆

浙能数科打造智能电厂一体化平台

如精密钟表啮合机组生产运行齿轮

浙能台二电连续两年“零非停”的纪录

年省标煤1.5万吨、减碳3.8万吨

凝作211万棵树的绵长呼吸

浙能台二电打造“一个智能平台、八大智能模块”重点项目,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科技助力传统燃煤电厂节能降碳。 浙能台二电、浙能数科 提供

迎峰度夏保供正酣

一场能源保供方式的变革悄然发生

比特流在云端编织无形电网

浙能虚拟电厂正聚合散落的分布式光伏

调度储能的潮汐

削峰填谷间

为每度绿电校准流向

让能源在智慧导航中

淌成不竭的生态清泉

浙能虚拟电厂在云端精准调控,平抑新能源波动性,促进绿电消纳,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浙能能服 提供

浙能嘉电管廊深处

浙能数科研发的轮式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值守

新疆阿克苏的寒夜里

摘复钩机器人以毫米级精度驯服重型翻车机

浙能温电露天升压站空无一人

只有四足“机器狗”穿行无碍

“人机共舞”的智慧序章已经写就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可触可及

浙能集团积极探索能源领域“管理智能化”“产业智能化”“科研智能化”,描绘智慧能源发展新图景。 浙能数科 提供

从捕碳用碳的绿色循环

到数字能源的技术破冰

当创新之泉润泽能源沃土

科技便成为青山绿水间流动的诗行

面向未来

浙江能源人将持续探索创新

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继续书写“两山”理念浙能实践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