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浙能 | 白马湖实验室两项案例入选一季度创新浙江典型案例

   作者: 罗漪       日期: 2025-04-11   

本网讯  近日,浙江省委科技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创新浙江典型案例,白马湖实验室申报的《白马湖实验室“先研后股”模式助力前瞻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和《浙江工业大学-白马湖实验室以产业第一导师机制激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新动能》两项案例入选,再次彰显了实验室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教科人一体化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白马湖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进行电极材料成膜与软包实验。 白马湖实验室 提供

成立于2022年的白马湖实验室是浙江十大省实验室之一,由浙能集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共建。成立以来,白马湖实验室扎根创新浙江沃土,深度挖掘自身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举措,探索形成了包括自主转化孵化、专利授权许可、成果作价入股、示范验证投资、科技先研后股在内的五种成果转化路径。推出的“先研后股”模式入选了浙江省2024年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由白马湖兜底研发资金支持,高校学科资源协同联动提供人才支撑,领建单位浙能集团发挥产业资源优势、衔接上下游合作,通过源头“淘金”、平台“熟化”、利益“共享”三大机制,助力优质科技成果跨越“死亡之谷”,有效破解前瞻性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目前,已成建制地引进了“新型全固态储能电池技术”团队开展成果转化,相关技术已实现小批量市场应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新范式。 △白马湖实验室全固态软包电池样品。

白马湖实验室全固态软包电池样品。 白马湖实验室 摄

与此同时,浙江工业大学与白马湖实验室通过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创新构建了“产业第一导师”机制。以“准入标准化、培养特色化、保障系统化”为特色,形成了“机制创新-模式重构-生态优化”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路径。2024年以来,双方共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等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支撑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此次案例入选,充分体现了白马湖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未来,白马湖实验室将继续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先研后股”模式应用范围,推动更多前瞻性技术走向市场,构建更具示范性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